中国女排在世锦赛八分之一决赛中以1比3负于法国队,遗憾止步于16强。整场比赛,队伍在前两局陷入被动,虽在第三局扳回一局,但最终未能顶住法国队的强势进攻。这场失利也引发了对球队当前状态与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。
比赛中,中国女排暴露出诸多问题。首先是边攻火力不足,队伍缺乏能够一锤定音的超级攻手。吴梦洁、庄宇珊作为新周期的主攻人选,虽然具备潜力,但整体实力尚显稚嫩,面对对手的针对性拦防时,未能及时调整进攻策略,反而越打越急,心理抗压能力也有待提高。
赛后发布会上,主教练赵勇表示,队员已经拼尽全力,年轻球员首次参加世锦赛淘汰赛,紧张和失误在所难免。队伍接下来会认真总结,继续打磨年轻球员,后续比赛仍将以锻炼队伍为主要目标。不过,这一表态也引发了一些球迷的质疑,认为球队不能仅以年轻为借口,教练组在赛前准备和人员使用方面的问题同样值得反思。
展开剩余61%从整届世锦赛的表现来看,中国女排仍处于重建阶段。着眼于2028年奥运会的备战,队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。赵勇及教练团队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:
首先,尽快确立主攻核心。本场输给法国,进攻缺乏明确核心是关键因素之一。法国队凭借清晰的主攻体系赢得比赛,中国女排需要在朱婷回归或重点培养年轻主攻之间做出选择,不能再回避核心问题。
其次,加强基础配合训练。无论是接发球、二传调配,还是进攻节奏的把握,中国女排在对阵法国时都出现了较多主动失误。多个位置之间的衔接不够默契,导致比赛节奏多次中断,这反映出基本功仍需强化。
再次,突出球星的引领作用。从国际趋势和队伍实际需求来看,中国女排需要释放核心球员的活力。以年轻二传张籽萱为例,她天赋出众但短板明显,目前的体系未能充分激发她的作用,未来应给予更多自由度。
最后,放眼长期发展,大力培养年轻球员。本届世锦赛采用“以老带新”的思路,实际效果并不理想。队伍应更坚决地推进年轻化,清一色启用年轻球员,为2028奥运会做好充分准备。
尽管此次世锦赛征程提前结束,但中国女排依然在成长中,未来值得期待。
发布于:江苏省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